从中国女排在世联赛的表现来看,我们老生常谈的顽疾依旧、新添弱项需要充分重视!
中国女排有2个顽疾:其一就是3个奥运周期以来“龚翔宇依赖综合症”病症有加重的趋势:龚翔宇的接班人依然没有筛选出令教练组全力培养的人选——无论是唐欣、范泊宁还是杨舒茗,都没有获得足够的锻炼与考核的机会;接应位置新人的培养,已经远远落后于对主攻、副攻、二传等的培养,并且对于接应新人的培养,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:龚翔宇的每一次伤退,都是让球迷非常揪心的。
第二,2个奥运周期以来都没有解决的副攻移动拦网,在现阶段有病入膏肓的感觉,打副攻出身的主教练赵勇似乎对此也无能为力:南北长城之后,技术固化已久的王媛媛与袁心玥左突右窜的“抓瞎式”移动拦网、网上长城变身“虚拟长城”,让后排防守队员顾此失彼。
除了2个顽疾外,我们还有3个短板:
首先,主攻替补与主力队员的差距越来越大,体现在2个方面,一是董禹含因上场机会太少、导致发挥非常不稳定;其二是吴梦洁没有配备合适的替补,导致吴梦洁只能硬撑下所有的比赛、在其波动时无人可换的窘境。
其次,副攻进攻实力巨降,包括王媛媛大副改造计划的失败,不仅没有练出其2号位的背飞、还丢失了原本擅长的3号位快攻;其他新人的进攻基本上成为摆设,很难成为牵扯对手拦防的有效方式。
还有,我们的一传、防守、串联等技术粗糙,队员间配合的默契度等都有待尽快提升;在世联赛总共7次的2换3战术效果并不明显:其中4次并没有起到弥补分差的效果(持平)、2次仅弥补了1分即并未起到扭转被动局面的作用:因此需要给替补接应与二传更多的单独替补参赛的机会,这样才能保证在实施2换3战术时才能获得更加有效的结果。